吨装袋的发展史和聚丙烯催化技术新进展
目前,我国塑编的集装袋主要出口日本、韩国,并正在大力开发中东、非洲、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因生产石油和水泥,中东地区对集装袋产品的需求很大;非洲地区,几乎其所有的国营石油企业都以发展塑料编织制品为主,对集装袋的需求量也很大。非洲对中国集装袋的质量和档次都能接受,因此,在非洲打开市场,也没有大的问题。美国和欧洲对集装袋的质量要求很高,中国的集装袋目前还达不到他们的要求。
集装袋的质量好、坏,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国际市场上对集装袋产品都有各自的严格标准。标准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日本注重细节,澳大利亚注重形式,欧共体标准注重产品性能技术指标,简明扼要。美国和欧洲对集装袋在抗紫外线、抗老化、安全系数等方面,都有其严格的要求。
“安全系数”是产品最大承受能力与额定设计荷载之间的比值。主要看,集装袋装上数倍的内容物,反复提升,内容物和袋体是否有异常情况,连接处是否破损。国内外同类标准中,安全系数的设置一般为5-6倍。五倍安全系数的集装袋产品能够安全使用的时间更长。如果增加了抗紫外线助剂,集装袋应用范围更广,有更强的竞争力,这是不争的事实。
吊带在与袋体连接时,有顶吊、底吊、侧吊等多种形式,并通过缝线连`接,所以缝线也相当重要。只凭吊带的高强度,基布和缝线达不到一定强度,也不能确保集装袋整体的高性能。
集装袋主要装的是块状、粒状或粉状物品,内容物的物理密度和松散程度对整体结果的影响也有明显不同。对于集装袋性能判定的依据,要尽可能用接近客户所要装载的产品做试验,这就是标准中所写的“试验专用的标准填充料”,尽可能地使技术标准来迎接市场经济的挑战。
伴随着聚烯烃工业的成长,聚烯烃催化剂也经历了一次次成功改进,到目前已形成齐格勒纳塔催化剂(Z-N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后过渡金属催化剂等多种催化剂共同发展的格局,不断推动着聚烯烃工业向前高速发展。Z-N催化剂将在高活性、高定向性的基础上向系列化、高性能化发展,不断开发性能更好的新产品;茂金属和非茂单活性中心催化剂在PP领域的应用得到深入发展,其发展目标是进一步实现技术的工业化和启动需求量较大的通用产品市场。
(1)Z-N催化剂从1957年被广泛地应用在丙烯聚合上以来,就以其催化效率高,成本低,生产的聚合物综合性能好等优点,成为聚丙烯生产工艺的核心,是现代PP生产工艺的基础。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和西欧等的主要PP生产商将大部分研究工作集中于该类催化剂体系的改进上。basel公司在采用邻苯二甲酸酯作为给电子体的第4代催化剂基础上,开发了以二醚作为给电子体的第5代新型Z-N催化剂,催化活性高达90kg/g(以1g催化剂生产的PP质量计)。在较高温度和压力下,用新催化剂可使丙烯抗冲共聚物中的PP段有较高的等规指数,提高了结晶度,即使熔体流动速率很高时,PP的刚性也很好,适合用作洗衣机内桶专用料的生产。Borealis公司开发出一种适用于其Borstar双峰工艺的专用Z-N催化剂BCI,既能生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很窄的单峰产品,也能生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很宽的双峰产品(包括均聚物和无规共聚物)。目前,这种催化剂已经在Borealis公司现有的PP装置上得到工业应用。该公司还成功开发出第二代催化剂BCI10。